服務熱線
18916735302
13761613451
目前國內(nei) 空氣監測行業(ye) 尚處於(yu) 起步階段,呈現出技術受製於(yu) 人、市場競爭(zheng) 混亂(luan) 的局麵,行業(ye) 發展亟待有效規範。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國家應從(cong) 科研、金融、政府采購等方麵加強對本土的扶持,刺激企業(ye) 開展技術創新,參與(yu) 競爭(zheng) 。
行業(ye) 發展麵臨(lin) 多重障礙
從(cong) 國內(nei) 多家大氣監測行業(ye) 骨幹企業(ye) 了解到,目前我國空氣監測儀(yi) 表儀(yi) 器行業(ye) 技術尚不夠成熟,因其缺乏技術資金,研發能力低、低水平重複多,儀(yi) 器種類、質量、性能很難與(yu) 國外企業(ye) 抗衡,行業(ye) 發展麵臨(lin) 多重障礙。
按照監測原理的不同,PM2.5監測儀(yi) 器又可分為(wei) 光譜法、震蕩天平法和β射線法,目前我國普遍使用的是後兩(liang) 種方法。以生產(chan) β射線法顆粒物監測儀(yi) 為(wei) 例,目前河環保、聚光科技、武漢宇虹、中晟泰科等國內(nei) 企業(ye) 均能夠生產(chan) 相關(guan) 產(chan) 品,但目前國內(nei) 生產(chan) 的儀(yi) 器卻無法做到24小時連續讀數。而以震蕩天平法顆粒物監測儀(yi) 為(wei) 例,目前國內(nei) 隻有安徽藍盾光電子和武漢宇虹兩(liang) 家企業(ye) 進行生產(chan) ,但兩(liang) 家企業(ye) 的相關(guan) 產(chan) 品均處於(yu) 起步階段。
總體(ti) 而言,與(yu) 國產(chan) 同類產(chan) 品相比,國外儀(yi) 器從(cong) 產(chan) 品研發、生產(chan) 、銷售等各方麵都相對成熟,並經過較長時間的檢驗,產(chan) 品運行較為(wei) 穩定。河北先河環保總裁李玉國說,大多數企業(ye) 都停留在技術模仿方麵,自主創新能力不足。
目前國內(nei) 的PM2.5監測儀(yi) 器在*、穩定性、產(chan) 品先進性上劣勢明顯,隻在造價(jia) 上有一定優(you) 勢。在國產(chan) 品牌起步較晚,技術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國外產(chan) 品采購仍是市場主流。據先河環保介紹,因國外環保產(chan) 品開發及推廣時間早,且國外公司綜合規模大,在上排名靠前,故在國內(nei) 環保市場的認知度較國內(nei) 環保產(chan) 品品牌要高。部分經濟發達地區在各地自行組織的招標采購項目中,仍然以價(jia) 格高昂的進口設備為(wei) 主。
大氣監測市場前景看好
隨著大氣汙染防治力度的不斷增強,加強監測數據質量管理,客觀反映空氣質量狀況的要求不斷提高。根據大氣汙染防治國十條以及環保部發布實施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到2015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全部建成細顆粒物監測點和國家直管的監測點,同時,逐步開始布局建設縣級站、農(nong) 村站。這些監測站點將按照空氣質量監測新標準要求,分批增配PM2.5、O3、CO等監測設備,一些機構預測,大氣監測儀(yi) 器行業(ye) 將迎來采購潮。
據報道,目前一台國產(chan) 或進口PM2.5儀(yi) 器售價(jia) 在15萬(wan) 至40萬(wan) 元人民幣不等,新建大氣監測站點,配齊全套儀(yi) 器,低則需要人民幣130萬(wan) 元左右。而十二五期間,國內(nei) 要新增1500多個(ge) PM2.5監測點位,如每個(ge) 新增站點均配齊全套空氣監測儀(yi) 器,以此推算,前期投入將超過20億(yi) 元,其中PM2.5儀(yi) 器銷售市場規模將達到3億(yi) 至8億(yi) 元。
除了儀(yi) 器投入,後期儀(yi) 器的更新、維護將帶來持續增長的市場空間。公開資料顯示,一台監測儀(yi) 器的平均使用壽命在3至8年不等,使用壽命達到後,則需整機廢棄並重新購置,這將帶來相關(guan) 儀(yi) 器銷售市場的持續增長。
上一篇 : 空氣質量監測市場環境利好
下一篇 : 新型電化學傳(chuan) 感器檢測瘦肉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