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8916735302
13761613451
這是環境領域的“基本法”25年來的大修。常委會(hui) 委員長張德江在常委會(hui) 閉幕式上特意指出,這也是常委會(hui) *收集到來自委員的修改意見多的一部法律。
環保部副部長潘嶽27日表示,新修訂的環保法貫徹了關(guan) 於(yu)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大限度地凝聚和吸納了各方麵共識,是現階段有力度的環保法。
潘嶽表示,新修訂的環保法在三個(ge) 重要領域內(nei) 都有所突破:推動建立符合環境承載能力的綠色發展模式;推動多元共治的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加重了行政監管部門的責任。
新環保法要求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製,實行環保目標責任製和考核評價(jia) 製度,製定經濟政策應充分考慮對環境的影響,因而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過程中起著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加大環境監測是實施新環保法的關(guan) 鍵因素。
新法修改的重頭戲落在明確各部門、單位、企業(ye) 及個(ge) 人主體(ti) 的義(yi) 務與(yu) 責任上,並格外強調對違法行為(wei) 的處罰力度,對先進受關(guan) 注的一些問題如損害賠償(chang) 、公益訴訟等也有所著墨。
根據新法的規定,環境影響評價(jia) 機構、環境監測機構以及從(cong) 事環境監測設備和防治汙染設施維護、運營的機構,如果在履職中弄虛作假,對汙染後果和生態破壞負有責任的,除依照有關(guan) 法律規定處罰之外,還要與(yu) 其他責任者承擔連帶責任。
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袁傑今日在解讀這一條款時指出,這個(ge) 問題在調研時收集到了相當多的意見。這條規定相當於(yu) 要求上述機構不僅(jin) 需接受法律規定的處罰,還要額外承擔民事責任,是一條比較嚴(yan) 格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