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8916735302
13761613451
在眾(zhong) 多環保細分領域中,大氣治理已然成為(wei) 市場關(guan) 注的焦點。昨日常務會(hui) 議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強霧霾等大氣汙染治理;此外,北京市將在未來四年內(nei) 投入7600億(yi) 元用於(yu) 源頭控製減排工程、空氣重汙染應急減排工程等,2014年上海市環保投入也將保持在全市GDP的3%左右,初步估算將超過648億(yi) 元。分析人士預計大氣監測概念將成為(wei) 短期資金關(guan) 注的重點。
報告指出環保問題日益嚴(yan) 重
12日,上海社會(hui) 和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城市藍皮書(shu) :城市發展報告》指出,北京的公平指數在城市中排名高,包容性程度足以與(yu) 巴黎、倫(lun) 敦媲美。然而,生態問題卻成為(wei) 北京城市升級的大短板,在40個(ge) 城市中,生態指數僅(jin) 高於(yu) 莫斯科,排名倒數第二。
該藍皮書(shu) 指出,在對綜合升級水平的衡量上,得分高的*集團主要是被*的“城市”,其中東(dong) 京、倫(lun) 敦、巴黎、紐約和新加坡分列前5名。東(dong) 京的*地位更是顯示出在升級層麵上傳(chuan) 統的“紐-倫(lun) -京”排位正呈現出新的變化;而中國的上海與(yu) 北京分列21位和31位,處於(yu) 第三和第四集團。
據介紹,生態指標分為(wei) 宜居指數、環境指數和汙染指數三項,該報告稱“北京的宜居指數遠低於(yu) 平均水平,屬於(yu) 不宜居城市;環境指數約為(wei) 平均水平的一半,說明環境遠未達標;汙染極其嚴(yan) 重,大大低於(yu) 平均標準,甚至已經達到不適合人類居住的程度。”
霧霾監測成各地標準配置
根據的環保部會(hui) 議,2014年環保部將全力推進大氣、水、土壤汙染治理三項重點工作。在大氣汙染防治方麵,深入落實“大氣十條”各項政策措施,尤其是突出抓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治理這一重中之重。同時,組織開展2013年度評估考核。此外,發揮全國大氣汙染防治部際協調小組的作用,深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協作機製建設,推進珠三角區域協作。加快大氣環境監測預警體(ti) 係建設,加大機動車汙染防治力度。推動地方政府建立重汙染天氣應急管理體(ti) 係,落實應急管理措施。
事實上,大氣汙染的防治正越來越受到高層的重視,這種重視集中表現在持續不斷的政策保障中。2013年2月,環保部下發了關(guan) 於(yu) 征求《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汙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函,指出細顆粒物汙染防治目標為(wei) :到2015年建立有效的排放監控機製和考核機製,構建完善的政府和企業(ye) 目標責任製,基本建立起重點區域細顆粒物汙染防治體(ti) 係,並逐年減少細顆粒物排放總量;到2020年,建立區域層麵大氣汙染監測、評估、監督體(ti) 係,細顆粒物排放總量顯著下降。
12日,常務會(hui) 議更提出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霧霾等大氣汙染治理。會(hui) 議認為(wei) ,打好防治大氣汙染的攻堅戰、持久戰,是改善民生的當務之急,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關(guan) 鍵舉(ju) 措,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任務。自去年9月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定目標、建機製、強監管,在大氣汙染綜合治理上邁出了新的步伐,得到社會(hui) 的廣泛關(guan) 注和認同。但大氣汙染是先進積累形成的,必須充分認識防治工作麵臨(lin) 的嚴(yan) 峻形勢,堅持不懈付出努力。要立足國情、科學治理、分類指導,以霧霾頻發的特大城市和區域為(wei) 重點,以PM2.5和PM10治理為(wei) 突破口,抓住能源結構、尾氣排放和揚塵等關(guan) 鍵環節,不斷推出遠近結合,有利於(yu) 標本兼治、帶動全局的配套政策措施,在大氣汙染防治上下大力、出真招、見實效,努力實現重點區域空氣質量逐步好轉,消除人民群眾(zhong) “心肺之患”。
監測儀(yi) 器需求爆發
環保行業(ye) 說是近年獲得政策支持多的行業(ye) 之一,2013年的整體(ti) 市場表現較搶眼。山西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十二五”後兩(liang) 年環保投資有望加速。要順利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指標必須依賴2013-2015年真抓實幹。截至2012年底與(yu) 大氣環保相關(guan) 的指標完成率較低,尤其是氮氧化物指標,“十二五”的目標是下降10%,而2012年末的情況是上升3%,不降反升。為(wei) 了完成該目標,未來防治壓力非常大。
在環保行業(ye) 中,山西證券認為(wei) 有業(ye) 績增速支撐的公司估值調整有望為(wei) 其帶來新投資機會(hui) 。經過測算,山西證券預計整個(ge) 環保行業(ye) “十二五”投資複合增速約30%,相關(guan) 細分行業(ye) 的增速甚至超過這一水平,且部分細分行業(ye) 的增長有望持續到“十三五”。如果能夠充分分享行業(ye) 增速盛宴的公司股價(jia) 出現調整,使得其對應2013年PE低於(yu) 30倍,將麵臨(lin) 良好的投資機會(hui) 。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根據常務會(hui) 議的部署,預計脫硫將是鍋爐整治的主要措施,隨即帶來的將是監測儀(yi) 器的需求爆發。
據環保部之前提出的《重點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8類重點項目共需投資約3500億(yi) 元,具體(ti) 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業(ye) 粉塵、工業(ye) 揮發性有機物、油氣回收、黃標車淘汰、揚塵綜合治理等項目。而要加強大氣汙染防治,首先必須加強環境監測,因而環境監測設備領域的優(you) 勢企業(ye) 有望先進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