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8916735302
13761613451
紡織品是我國傳(chuan) 統優(you) 勢行業(ye) ,紡織品出口在我國出口產(chan) 品中占據重要比例。但由於(yu) 歐盟標準的日益提升,紡織品出口頻頻遭遇召回,歐盟法案如REACH、RSL等成紡織品出口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
紡織品出口頻頻遭遇貿易壁壘
根據歐盟非食品類消費品快速預警係統(RAPEX)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歐盟共召回565項紡織服裝產(chan) 品,比上年同期增長48%,其中涉及中國大陸紡織服裝產(chan) 品271項,比上年同期增長60%。在召回的紡織服裝產(chan) 品中,中國大陸產(chan) 品占比重為(wei) 48%,較2011年上升4個(ge) 百分點。
不過,對於(yu) 歐盟出口服裝召回激增六成的事實,有關(guan) 研究機構分析認為(wei) ,除了部分召回案例是因為(wei) 產(chan) 品自身存在硬傷(shang) 以外,還有一個(ge) 深層次原因就是服裝企業(ye) 對出口地安全要求標準不夠了解,一些紡織產(chan) 品設計與(yu) 法規存在著“脫鉤"現象,如此就導致了紡織品出口頻頻遇到標準這個(ge) “貿易壁壘"。
據了解,我國的紡織品檢測市場還處於(yu) 不太完善時期,國內(nei) 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主要壟斷的是國內(nei) 紡織品檢測市場,但在出口產(chan) 品質檢方麵因為(wei) 其檢測設備、人力、資金等各方麵因素的限製,在市場開發和商業(ye) 化運作方麵與(yu) 檢測機構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同時因為(wei) 國家檢測機構主要執行的是中國的檢測標準,所以其性和檢測力度並不被其他國家認可。在出口的部分服裝中,也存在檢測報告不規範、標準不統一、數據不可靠等現象。因此,麵對頻頻發生的召回事件,如何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外法規的動態,提升自身的檢測能力就成了我國紡織品第三方檢測機構必須積極去做的一項功課。
第三方檢測 舞台更寬廣
“中國乳業(ye) 雅士利財務數據統計顯示,每年在產(chan) 品日常檢測上,企業(ye) 要花費近5000萬(wan) 元。 第三方檢測機構可發揮的舞台越來越大。"晉江一位食品企業(ye) 負責人稱,很多項目比如塑化劑、瘦肉精的檢測,一般的企業(ye) 做不了,隻能依靠第三方檢測機構。
“市場對於(yu) 第三方檢測的需求不斷增強,促使第三方檢測行業(ye) 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態勢。"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隨著世界範圍內(nei) 市場準入的門檻不斷提高,消費者的意識也在不斷加強,他們(men) 迫切希望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能真正成為(wei) 產(chan) 品質量的中立監督力量。
在紡織服裝、製鞋、食品飲料、建築建材等民生產(chan) 業(ye) 發達的泉州,檢驗檢測市場盤子究竟有多大?或許,中紡檢測(福建)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華陽掌握的情況能稍稍揭開這個(ge) 蓋子。“去年承接了800多家企業(ye) 委托的大量檢測項目。"據其介紹,就紡織品而言,泉州大約有10多家第三方檢測機構,一年產(chan) 生的檢測費用約7億(yi) 元。
外資機構 占據半壁江山
在紡織品檢測市場中,中國商檢、質檢、纖檢係統檢測機構占45%,國內(nei) 民間商業(ye) 檢測僅(jin) 占5%,半數為(wei) 國外檢測機構所占有。比如,目前瑞士通用公證行(SGS)、美國測試公司MTL等檢測機構,已經在我國初步完成了商業(ye) 布點工作。檢測*ITS也早在晉江建立福建*貿易性的紡織品檢測基地。
直麵外資檢測機構競爭(zheng) ,本土檢驗檢測機構壓力不小。“人才問題成為(wei) 關(guan) 係檢測機構發展的關(guan) 鍵。"以鞋類與(yu) 紡織品檢測為(wei) 主的泉州遠東(dong) 檢驗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稱,他們(men) 業(ye) 務量直線上升,主要得益於(yu) 一支以高校物理化學研究機構的博士、研究生為(wei) 主的科研團隊,利用設在該公司內(nei) 的化學物理檢測實驗室,從(cong) 事著與(yu) 鞋服產(chan) 品有關(guan) 的各項化學、物理指標的檢測工作。
“突破瓶頸,迫在眉睫。"我市一家較大規模的檢測機構負責人直言,雖然已投資2000多萬(wan) 元,但是因為(wei) 租用場地,進一步投資受到影響。更大的壓力來自技術人才的流失,讓企業(ye) 迎戰外資檢測機構有點力不從(cong) 心。
“實驗室背景是人才的一個(ge) 瓶頸。" 這家檢測機構人力資源負責人表示,找到熟悉產(chan) 品的人士並不難,但想找到有實驗室經驗、曾專(zhuan) 門從(cong) 事檢測工作的人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