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8916735302
13761613451
環保部10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重點區域74個(ge) 城市的空氣質量超標天數中,以臭氧為(wei) 首要汙染物的天數多,其次是大家熟悉的PM2.5。這是自5月份以來,臭氧連續第五個(ge) 月取代PM2.5,成為(wei) 空氣質量超標的“元凶"。
近地麵高濃度的臭氧會(hui) 刺激和損害眼睛、呼吸係統等黏膜組織,對人體(ti) 健康產(chan) 生負麵作用。專(zhuan) 家表示,從(cong) 先進觀測來看,盡管臭氧超標集中在日照充足的4月至9月,但結合國外治理經驗,隨著全國對PM2.5治理力度加大,空氣能見度提高,臭氧超標發生的概率會(hui) 不斷增加,而且臭氧汙染治理會(hui) 比PM2.5治理的難度更大。
今年入夏以來,北京的藍天比往年明顯增多,然而8月中旬,環保部公布的7月份全國74個(ge) 城市空氣質量狀況顯示,北京的空氣質量排名不升反降,位列全國倒數第10名。在5月至8月監測的北京空氣質量“超標日"中,均是以臭氧為(wei) 首要汙染物的天數多,其次才是PM2.5。
自2013年國家執行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以來,臭氧便成為(wei) 許多城市夏季空氣質量超標日的首要汙染物。環保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8月全國74個(ge) 城市空氣質量超標天數中,以臭氧為(wei) 首要汙染物的天數占比超過七成,PM2.5僅(jin) 占19.8%。2014年8月,74個(ge) 城市的主要汙染物還是臭氧。今年8月,仍然延續上兩(liang) 年格局,臭氧成為(wei) “拖累"空氣質量的首害。
“近許多研究表明,臭氧正逐步成為(wei) 除了可吸入顆粒物外,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大的汙染物。"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大氣環境規劃部副主任雷宇說。
據雷宇介紹,臭氧超標當前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以及山東(dong) 、河南等地,且呈加劇趨勢。當前,臭氧汙染還是區域性問題,不是全國性問題。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則認為(wei) ,目前,從(cong) 全國來看,北方臭氧超標每年有1個(ge) 峰值,而南方每年有2個(ge) 峰值,甚至西部一些地區也麵臨(lin) 臭氧超標問題。
盡管在影響範圍上的判斷不同,但專(zhuan) 家普遍認為(wei) ,臭氧超標已成為(wei) 我國必須認真麵對的一項環保新課題。“為(wei) 了避免我國臭氧汙染治理走過長的路,當前,從(cong) 源頭抓起已刻不容緩。"王躍思說。
臭氧汙染易引發急性危害
“在天是佛,在地是魔。"這是科技界對臭氧的*描述。聚集在平流層,臭氧是“地球衛士",可吸收太陽光照中的紫外線;近地麵,高濃度的臭氧會(hui) 刺激和損害眼睛、呼吸係統等黏膜組織,對人體(ti) 健康產(chan) 生負麵作用。
“臭氧的毒性主要體(ti) 現在它的強氧化性上,破壞細胞壁,引發的危害都是急性的。對人體(ti) 的危害主要是影響呼吸係統,容易對肺部產(chan) 生急性危害,比如肺氣腫。還有近年來不斷增加的哮喘病,有些可能與(yu) 臭氧汙染有關(guan)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說。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新民說,目前研究已經證實臭氧汙染對人體(ti) 尤其是對眼睛、呼吸道、肺等具有影響。此外,地表臭氧高還可造成農(nong) 作物減產(chan) 或樹木死亡。
臭氧是光化學煙霧的代表性汙染物。曆*的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就是臭氧汙染的典型案例。由於(yu) 臭氧的危害日益明顯,上對於(yu) 臭氧的安全標準越來越嚴(yan) 格,我國新修改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也增加了關(guan) 於(yu) 臭氧的控製標準。按現行國家標準,臭氧小時濃度超過每立方米200微克,即達到“3級輕度汙染"級別,視為(wei) “超標"。
臭氧為(wei) 何會(hui) 超標?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wei) 說,地麵臭氧除少量由平流層傳(chuan) 輸外,大部分是由人為(wei) 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在高溫光照條件下二次轉化形成的。“氮氧化物主要來自機動車、發電廠、燃煤鍋爐和水泥爐窯等排放;揮發性有機物主要來自機動車、石化工業(ye) 排放和有機溶劑的揮發等。"
北京市環境大氣汙染防治研究所副所長黃玉虎介紹說,揮發性有機物對PM2.5和臭氧這兩(liang) 種汙染物的形成均扮演著關(guan) 鍵角色。“首先,揮發性有機物與(yu) 大氣中的自由基發生反應,形成二次有機氣溶膠,這是PM2.5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次,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在紫外光照射的條件下,發生一係列光化學鏈式反應,提高大氣的氧化性,引起地表臭氧濃度的增加,又加速二次細顆粒物的生成。這也是夏天更容易臭氧超標的原因。"
治理難度不小
不少專(zhuan) 家表示,隨著對PM2.5的治理力度加大,空氣能見度提高,臭氧汙染治理問題會(hui) 愈發凸顯。從(cong) 經驗來看,臭氧汙染治理會(hui) 比PM2.5治理的難度更大。
臭氧的濃度水平與(yu) 其前體(ti) 物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之間呈現複雜的關(guan) 係,有科學研究表明,並非氮氧化物與(yu) 揮發性有機物降低,臭氧濃度就會(hui) 降低,當二者控製的比例不適合時,空氣中的臭氧濃度短時間內(nei) 也可能出現上升的狀況。因此,控製臭氧濃度並不是簡單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削減。
“我國對於(yu) 臭氧汙染控製尚處於(yu) 起步階段,如何科學製定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減排比例,有效實現臭氧濃度降低,是當前臭氧汙染治理的難點之一。"環保部汙染防治司大氣處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專(zhuan) 家介紹,揮發性有機物種類成千上萬(wan) ,排放源非常複雜,覆蓋石化、化工、汽車製造、印刷、家具等生產(chan) 或使用油漆、塗料和溶劑的工業(ye) 企業(ye) ,控製技術多種多樣,每個(ge) 技術優(you) 缺點各異,這也為(wei) 治理臭氧帶來巨大挑戰。
專(zhuan) 家表示,臭氧汙染防治是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關(guan) 鍵,如果臭氧不能得到有效控製,PM2.5的治理工作就會(hui) 事倍功半,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加劇PM2.5的汙染。亟須在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管理中確立以臭氧和PM2.5為(wei) 核心的多汙染物協同控製戰略,製定國家、區域和城市等不同層麵的大氣臭氧汙染防治對策。
針對揮發性有機物種類多、排放源複雜的狀況,雷宇建議,在石化、有機化工、表麵塗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ye) ,實施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此外,對數量眾(zhong) 多的加油站、幹洗店、印刷廠等“小源"的管控也不可忽視,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也是必要手段之一。
專(zhuan) 家提醒,經過幾年PM2.5知識的普及,人們(men) 看到空氣混濁就知道PM2.5指數超標,空氣嚴(yan) 重汙染。在藍天白雲(yun) 麵前,大家還較少意識到臭氧超標的危害,應普及臭氧汙染的知識,讓更多人重視這一看不見的隱形汙染。
(來源:半月談 )
上一篇 : 職業(ye) 性外照射個(ge) 人劑量監測服務
下一篇 : 室內(nei) 空氣檢測業(ye) 務漸受青睞